周建玲:扎根基层 做社区群众的“知心人”

在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群众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找“周姐”。“周姐”是谁?她又是怎样为群众解决难题的呢?

图片

周建玲:“好的阿姨,有啥困难跟我说,要是遇到了委屈跟我说。”

周建玲:“有啥困难就跟社区说,好不好叔叔,一定要多保重叔叔。”

她就是群众口中的“周姐”周建玲,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劳动一坊社区是个老旧小区,有7个居民小区,4700余户1.1万余人,辖区老人多、孩子多。

图片

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周建玲:“在做社区治理当中,首先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去开展各项服务。我们在入户的时候,问到我们辖区的老百姓,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很多老百姓说:‘我们都是单位退休的,我们每个月有固定的退休金,不缺吃不缺穿,就是从单位退休以后回到家里生活太孤寂了。’那么在这一刻它就为我们的服务指明了方向,我们想让这些没有上过大学的老人们,让他们退休以后重新走进社区的课堂。”

居民程娟:“老年大学里边课程特别多,我参加的是剪纸、古筝,通过一年多的接触,我觉得这个社区给我带来了好多快乐,也学到了好多技能,所以,我每天都到这来。”

图片

劳动一坊社区老年大学把满足老人学习需求和提供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开设剪纸、葫芦丝、书画、声乐等课程,并成立了“萤火虫”夜间巡逻、“指南针”文明引导、“小蜜蜂”卫生清扫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带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从最初的十几名学员,迄今已有学员1000多人。

图片

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周建玲:“我们有一个工作理念,就是社区治理教育为先,第一个是教育我们的干部,我们社区的同志首先要知道我们在基层,为什么我们要做好为民服务;其次,我们要教育好我们辖区的党员群众,一方面提高素质,让我们这个社区更有爱,另外一方面通过教育,让他们思想不落伍。”

采访中,周建玲告诉记者,她既是党组织的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社区调委会主任,而搞好人民调解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实现社区有效治理的途径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周建玲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做好民事调解,促进社区和谐上。在此期间,周建玲打造了“周姐帮忙”这一品牌,主要针对邻里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解。

居民李桂萍:“我把她当成自己姑娘一样,亲切的很。来了社区以后,她把这治理得仅仅有条,谁家有困难,谁家不和,没有她不管的。对家家户户,特别是五保户,特别关心。”

图片

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周建玲:“在老百姓的心中,他们家里的事都是天大的事,那么在我们社区干部的眼里,老百姓的事它没有一桩是小事。所以当老百姓来向我们求助的时候,如何第一时间积极地介入,参与到矛盾纠纷的化解,这是我们书记的职责。”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围绕“党建引领+综合网格”,周建玲将劳动一坊社区划分为4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有1000余户居民,积极构建红色“邻里格”五级治理体系。为了把工作做好,社区通过每月召开党建共建联合会、院落板凳会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问需于民,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好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周建玲:“我是31岁就进入了社区,可以说我把我自己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基层,但是看到群众满意的笑脸,其实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谈及今后,周建玲表示,她将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具体行动,践行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居民群众的初心和使命。